第165章 青桩考古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辽王在金州没呆两天,确定了船坞选址后,留下吴杰就地督战,自己又赶到了沈阳。

对他来说,直接指导黄湜参照后世经验建设沈阳大都市可能比建船厂更重要。

黄湜虽是太子的人,但是经过辽王两年的言传身教,已经成了朱植的铁杆粉丝。

追随辽王两年来,黄湜先后管理过望山铺、辽阳城和长春堡,是少数能够扑下身子到基层干实事的书生,作风务实而不缺乏灵活手段,治理民政的才干明显高于才名更盛的铁炫和蹇义。

这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折腾成长起来的干部。

如果能够再学习一些后世的知识、理念,辽王甚至相信,黄湜的才能不亚于和辽王一同穿越来的张信等人。

关键是黄湜的品行一直不错,用着让人放心。

所以,朱植决定在沈阳多待一段时间,对黄湜再带教一下。

朱植到沈阳的时候,黄湜正风尘仆仆地带着人刚刚勘察完沈阳四界,准备效仿广宁,南傍浑河,东、西、北三面开挖护城河,四周以木栅为城,待有条件后再修建城墙。

这也是经过蒯富和张信等人共同商定的选址建城方案。

应该说,黄湜这个选址还是不错的,位置周正,原来的沈阳堡、广宁左护卫的军营、铁燿的临时官署以及早期来的居民也都在里面,也和后世的沈阳老城区大致重合。

如果辽王晚来几天,可能黄湜就要在沈阳大干快上了。

可是辽王这个时候来了,而且在第一天就把黄湜这个方案几乎全盘否定了,将整个选址向东移了二十里,浑河从沈阳的南面变成了东南面,沈阳城也没有那么周正了。

黄湜顿时一肚子委屈,要不是看在以前辽王事事都英明神武的份上,自己真想撂挑子不干了。

朱植没有时间去解释,只是带着黄湜沿着浑河直奔东面二十里的东牟山,也就是后世号称盛京八景之首的天柱山,去察看山势地形。

只见东牟山峰峦起伏,自南向北绵延不绝,有如广宁城西的医巫闾山,甚是险要。

朱植晃着小身板,带着黄湜等人一口气登上东牟山山顶,极目远眺,若有所思,问着众人道:“各位,你们从这里看到了什么?”

铁燿马上拍马说道:“辽王这是要以山为屏,以河为障。这样选址建设沈阳城,固若金汤。”

黄湜也若有所悟:“这样依山带河建城,还会省去许多挖河建城的功夫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水浒之狄家将 女帝宠臣?不,我乃国家柱石 无武江湖 武林外传:我乃吕侯爷 绝世小书儒 人在乱世当世子,娘子却是大剑仙 武侠遗憾大弥补 鬼明 百里独行 盛唐挽歌 大唐:李世民的头号打手 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 不宋 穿越后,我为王朝续命百年 穿成农夫,我靠采山货养家 大唐:误会了我不是你爹! 三国:和貂蝉喝酒 千羽谱:夜医 焕光划夜 大明:朱雄的崛起与征途